市县动态

绵阳市供销社积极做好农资供应保春耕

  • 时间:2013-02-19

  • 浏览:727

  • 来源:绵阳市社

  • 作者:绵阳市供销社综合业务科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人勤春来早,供销备耕忙。记者近日在游仙区农资配送中心看到,装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物资的车辆络绎不绝,仓库里化肥、农药和农膜堆积如山。为确保今年春耕生产农资供应,绵阳市供销系统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系统农资经营企业做好农资货源储备和市场供应工作,切实做到农资供应数量充裕、品种齐全、价格平稳、市场有序、质量安全、服务到位,为全市春耕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早在今年1月初,市供销社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农资供应的通知》文件,及时开展了2013年农资需求调查,分析研究城镇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资需求的影响,准确把握农资市场供需形势,积极加强了与农资生产企业的货源衔接,加快采购、调运,充实库存,做到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有效满足全市农业生产需要。

      根据市供销社农资需求调查、价格监测显示,今年全市化肥总需求约40万吨,其中春耕需求27万吨。价格方面,受农资生产厂家出厂价格的调整,近期主要化肥品种价格大部分呈下降,小部分呈上升态势,如:尿素、碳铵、过钙价格比去年同期有1%-8%的下降,复合肥价格比去年同期有1%-10%的涨幅;农药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5%;薄膜价格较去年同期有2%-8%的涨幅,农资价格总体保持相对平稳。

       由于自2009年国家取消了化肥价格临时干预并放开经营渠道后,全国化肥价格波动频繁,起伏难料,致使不少农资经营企业不愿储备货源,当前我市除市供销社社属市农资公司和江油市供销社承担了少量的政府化肥、农药救灾应急储备外,其他大部分区县尚未建立化肥农药储备制度,个体农资经销商库存非常少。一旦市场供求失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春耕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早在春节前,市供销社就及时发出文件,要求各地供销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指导全系统已建成的1个市级、6个县级、9个乡镇级农资配送中心、2500多个农资连锁网点及早多方组织、储备优质价廉的农资产品,积极开展预约订货、送货上门等便民服务活动,做到农民随来随买,并严禁杜绝销售过程中的乱涨价和搭配销售等坑农害农行为。
 

    同时,市供销社加强对农资价格的市场监测,通过4个市级、2个省级农资价格监测点定期收集农资价格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今年还将进一步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区域,使农资价格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大幅度提升,为农服务信息将更加充分。市、县农资行业协会及农资经营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模范遵守国家政策,确保农资商品质量合格,积极配合质监、工商、农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引导农民到供销社网点购买放心化肥农药,树立供销社网络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各级供销社的指导下,全市505个庄稼医院及700多名中、高级庄稼医生和242个社区综合服务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开展“两放心(放心农药、放心化肥)、三到户(农资商品、服务、质量承诺到户)、三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活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帮助农民提高化肥利用率,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降低生产成本,助农增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并积极加强了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特派员的创业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和创业活动。


    据统计,目前全市供销社已购进化肥3万吨、库存1.8万吨,市农资公司已落实了5000吨化肥和60万元农药的市级救灾应急储备。各县市区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也在保证库存充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货源企业加强了产销供需衔接,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各农资企业的经营网点也做好了销售准备。全市各地农资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库存货源充足,品种齐全,基本能满足春耕生产的农资供应。